中国公文写作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关于我们 - 最新公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参考素材
发布时间:2020.09.27    新闻来源:公文写作 张宝成   浏览次数: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参考素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和行动目标。这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抓手,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域社会治理做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安定有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市域社会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和农村社会治理的融合体,由空间范围、行动主体、治理手段、治理目标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市域”就空间范围而言,是指设区的城市区域,既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社区,又包括城市所辖区行政区域的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这一特殊的空间定位使得市域社会治理具有鲜明的枢纽作用,可以承上启下,一方面承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责任,是国家社会治理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落实者,另一方面要指导基层的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可以以城带乡,让优质资源和优质服务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可以以点带面,直击基层一线,直面社会治理各类问题,有更大、更灵活的自主创新探索空间。市域社会治理的主体则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公民等。这些主体通过党建、法律、道德、心理、科技、民规民约等社会规制手段,进行社会行动,以期达到化解市域社会矛盾、解决市域社会问题、促进市域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治理理念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决定着治理成效乃至成败。因此,必须深刻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的特点及规律,秉持科学的治理理念,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秉持党建核心引领的理念。这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市域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创设“党建+社会治理”的领导体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的效能。

       二要秉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市域社会治理的原动力。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唯有以人民为中心,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把市域社会治理变成广大人民共同参与的生动实践,才能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唯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治理为民、治理靠民,才能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要秉持开放融合的理念。这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这就要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整合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实现治理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产生治理效能的“乘数效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形态就是在党组织、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参与、互动协调的基础上,形成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社会治理行动网络。

      四要秉持包容协商的理念。这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市域具有社会结构多样性、利益诉求差异性、社会关系复杂性等特征,需要各治理主体协商合作,凝聚最大共识,形成治理合力。在市域社会治理中,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以规范为基础所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主体--主体”的交往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没有主客体的对立,主体间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承认、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鉴于此,包容就是基本前提,协商就是基本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把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五要秉持精细精致的理念。这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转变粗放式治理模式,把社会治理变革与现代科技应用深度融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对社会治理的作用,大力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利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的建设,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精准的过程安排和精微的治理技术,增加市域社会治理的科技含量,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从而达成市域社会治理精准、精细、精致的目标。

      总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不同维度入手,打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组合拳”,推动平安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国公文写作网   http://www.gwxzw.org.cn/   2006-2024  版权所有
地址(ADD):北京市    联系电话(TEL):18911268998   
E-MAIL:297545800@qq.com   备案号:京ICP备18051268号-2   技术支持:中建科信集团